該選節拍跳繩還是PVC跳繩?從功能、用途到建議通通告訴你

該選節拍跳繩還是PVC跳繩?從功能、用途到建議通通告訴你

祺惟 林

新手在選跳繩時常糾結「節拍跳繩」還是「PVC跳繩」?本文從兩種繩子的特點、用途、比較分析、適合族群與購買建議完整解析,你快速選出最適合的跳繩類型,跳得更有效率!

什麼是節拍跳繩

節拍跳繩在台灣也被稱為竹節繩,最大的特點是在尼龍繩芯外串有一顆顆珠節。由於這些珠節帶有重量,使繩子在空中的操控性更好,因此特別適合初學者使用。

節拍跳繩的優點

  • 容易上手好操控:繩子的反饋感明顯,使用者可以比較容易感覺到繩子在空中的位置,更好抓到節奏跳過,或是用來學習新的技巧或動作。
  • 耐用不捲曲:品質好的節拍跳繩非常耐用,就算收納時再怎麼受到擠壓或拉扯,繩子依舊完好如初,更不會有常見的捲曲現象發生。
  • 顏色花樣變化多:因為串有一顆顆的珠節,所以顏色變化上相當豐富,甩動起來很有視覺效果。

節拍跳繩的缺點

  • 速度較慢:比較不適合用來呈現速度感的動作
  • 重量較重:用來跳二迴旋會比較吃力

適合對象

  • 完全沒接觸跳繩的新手
  • 兒童或年長者
  • 想學習花式動作的初學者
  • 欲學習花式放繩(mic release)的進階者

什麼是PVC跳繩

PVC跳繩繩體由塑膠材質製成,因此在台灣也被稱為膠繩。因為結構較為簡單,甩動起來比較輕巧快速,非常適合用來做運動、減脂、有氧健身的用途。

PVC繩的優點

  • 速度較快:適合快速跳動的動作或腳步,可以更快的提升心律或是燃脂效率
  • 重量較輕:適合用來跳二迴旋,相較節拍繩更不費力

優點與缺點

  • 操控性略差:操控性不如節拍跳繩,比較適合已經熟悉跳繩技巧的人使用
  • 收納:收納時請盡量垂直掛起來,或是整齊捲成圓圈收進袋子,並盡量避免折到
  • 耐用度:由於不像節拍繩有珠節保護,在粗糙的地面上使用容易磨損

適合對象

  • 已熟悉跳繩基本動作的使用者
  • 想用來訓練體力、或燃脂的運動族群

 

節拍跳繩 vs PVC 跳繩:功能與用途比較

項目 節拍跳繩 PVC 跳繩
重量 較重 較輕
速度 較慢 較快
操控性 普通
適合對象 初學者、兒童 已熟悉跳繩技巧者
主要用途 學習基本跳繩與不熟悉的動作 訓練體能、燃脂、二迴旋


到底我適合哪一種跳繩?

如果你看完以上內容,還是不知道要如何挑選,那接下來我們就以常見的目標為導向,幫助你進一步選擇。

狀況一:不會基本跳繩、想用跳繩開始建立運動習慣

👉 建議選擇:節拍跳繩

如果你沒有運動的習慣,想要從跳繩開始會是一個很棒的決定。因此初期你的目標是要先學會怎麼跳繩,而不是跳得快。節拍跳繩好操控的特性,可以讓你更容易感覺到繩子的位置,因此很容易上手。就算跳的不是非常快,也是會讓沒有運動習慣的你跳到氣喘吁吁,達到運動的效果。

狀況二:會基本跳繩、有規律運動習慣,想增強心肺、訓練體力

👉 建議選擇:PVC跳繩

對於本來就會基本跳繩的你,想進一步加強運動訓練,增加跳繩的強度就是你追求的目標。PVC跳繩輕巧快速的特性,可以讓你更好的提高轉速,應付更快速的甩動、腳步、與二迴旋最為適合。

狀況三:不會基本跳繩、有規律運動習慣,單純買一條玩玩看

👉 建議選擇:節拍跳繩

對於有在運動的你,距離上一次跳繩的時間已經久遠,可能連基本跳繩動作都不會了,純粹想買一條玩玩看,並嘗試新運動,因此追求好玩與趣味會是你的目標。節拍跳繩可以讓你減少學習基本跳繩的挫折感,甚至幫你更有效率的解鎖不同動作與腳步。誰知道你會不會是下一個跳繩界的明日之星?

基本跳繩:會基本跳的定義是可以用標準的姿勢,抓到正確的節奏連續跳動,不可以在一次旋轉中產生多墊一步的動作。

 

跳繩購買建議

不論你是喜歡節拍跳繩還是PVC跳繩,在選購時可以注意以下細節:

節拍跳繩

  • 珠節材質:因為跳繩每一次的甩動都會摩擦到地面,所以好的珠節材質可是會大大提升耐用度,因此建議挑選使用硬珠節材質的節拍跳繩。軟/半硬材質很容易因為不斷的摩擦而損壞,導致用沒多久就要更換。
  • 繩芯粗細:建議新手可以挑選繩芯較粗的節拍跳繩。較粗的繩芯會提供更好的繩子反饋,進而提升操控性。

PVC跳繩

  • 是否容易變形或斷裂:品質好的PVC繩,繩子內都還會包覆一條細細的棉線,可以更有效的防止斷裂與變形。
  • 繩徑粗細:初學者建議選用5mm的PVC繩徑,可保有一定的操控性並同時兼顧PVC繩該有的速度。

除了上述挑選的的建議外,還可以注意跳繩手把是不是有防滑設計,以及是否有保固資訊。雖然投資一條跳繩相較其他運動來說相對親民,但跳繩屬於消耗品,長期使用下都有可能損壞,因此有了好的保固,才能更放心更安心的跳。

 

找到適合自己的跳繩,才能有個好的開始

無論你最後決定選擇節拍跳繩還是 PVC 跳繩,也別忘了每一種跳繩雖然都有它的特性,但也不見得一定只能局限於做什麼動作,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我們怎麼操作,並根據自己的運動習慣、目的與能力做調整,才能讓這項運動真正成你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

 

上一頁 下一頁

留下評論

0 則評論